1)進門先做題
這股風氣不知何時興起的,抄來的一堆公務員考題,腦筋急轉彎題和性格測試。
而英文測試則往往就是一大段晦澀難懂的長句,日常工作中,只有神經病才會用到的句子就放在這里考你。
其目的就是先發(fā)制人,在氣勢上把應聘者壓倒,給應聘者一種微妙的心理暗示:我能力還不夠,不能獅子大開口。
喜歡進門先做題的公司往往是初具規(guī)模的土包子民營企業(yè),喜歡借此顯擺一下公司所謂的國際化和規(guī)范化。
殊不知這種90年代500強公司慣用的伎倆早就OUT了。這種方式恰恰把他們公司HR人員的無能和懶惰表露無疑。
作為一名職業(yè)的招聘人員,如果你不能從面談中對應聘者作出基本判斷,那么該滾蛋的是你。
以前我去過一家公司就是這樣,厚厚一堆題目,同去面試的幾個人都已經有多年工作經驗,在會議室做了一個小時還沒有做完,
老子一看火了,拿著那堆紙對他們說,這題我不做,沒有意義,你們要提問就提問,不提問我就回去了。
結果對方也沒有多說什么,直接讓我見他們經理面試去了。雖然最后因為種種原因并沒有在那里工作,但我一點都不后悔。
2)問:請你介紹一下你自己
你奶奶的,叫我來面試前沒看我簡歷嗎?任何一個稍有經驗的應聘者對自己的經歷都倒背如流了,你從這個問題中能夠獲得的信息量基本為O。
就算沒時間事先看,用幾秒鐘快速瀏覽一下你手中的簡歷,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和招聘有關的問題,會顯得你更加有水平。(我也遇到過這樣做的人,一般都是資深人士,給人感覺很好)
喜歡這樣提問的,都是HR部門的小職員或公司剛提拔不久,不入流的業(yè)務小頭目,年齡不大,閱歷不深,水平有限,在應聘者面前裝模作樣一翻以滿足自己心里的優(yōu)越感。
豈不知應聘者同時也掂量到了招聘單位的實力,遇到這種單位,基本上我已經不想來了。
3)問:我們?yōu)槭裁匆浻媚悖?/P>
為什么?我也想知道為什么,F在500強公司都沒啥子好顯擺的,你來擺什么臭架子?在此之前,請回答我一個問題:貴公司為什么要打電話通知我來面試?
4)問:如果我們錄用你,你將如何展開工作?你會給我們公司帶來什么?
你以為你們招聘老板嗎?不就是一個普通職位嗎?有必要這么裝嗎?要是能帶來滾滾財源,我還來你這工作?我來的目的就是公司讓干嘛我就干嘛,月底給我工資,就這么簡單。
5)問:請談談你的缺點(包括請你談一談失敗的經歷等等)
為什么要告訴你?你覺得我會說實話嗎?
當然,面試中也遇到過很專業(yè),很有水準的面試官,提問很有針對性,沒有多余的廢話,讓人肅然起敬并對公司產生好感。其實一個人的基本素質從言談舉止中可以看出個大概。當年,我就是因為面試我的一個年輕女總監(jiān)給我留下極好的印象才選擇在那家公司工作,當時我想這家公司能夠擁有這么優(yōu)秀的人才一定有值得留戀的地方,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,最終在那個公司取得了令我滿意的成績。